财政部为了更好地进行地方债务管理和贯彻中央提出的“去杠杆”要求,决定在2018年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人员进行分批轮训。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2018年4月25日,财政部在烟台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人员开始了第一批轮训,授课人员来自财政部各个司局,如预算司、金融司等等。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赵全厚认为,财政部组织培训能让地方政府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贯彻中央和财政部规范地方债务的政策,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执行。
4月2日下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问题以及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去杠杆”,促使作为主管部门的财政部对地方政府的融资举债行为进行规范,降低地方政府隐形债务。
中财-鹏远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认为,财政部连续几年重申地方债务管理红线,从法律制度和政策界限角度,已经说得很清楚,但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还是屡教屡犯,这说明政策的落实困难很大,在基层的执行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培训就是要按照预算法的要求,使地方政府对法律制度的认识更清楚,从而使地方债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财政部的培训将会覆盖全国所有市、县、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全部人员。“就现在的形势来看,一定要培训,但是培训应该不局限于财政干部,还应该加强对地方政府党政领导的培训。虽然地方政府一些违规举债是财政部门牵头或者运作的,但是背后都是地方政府党政领导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要求。”
培训什么?
财税改革五年来,财政部一直都要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透明化、显性化,多次重申地方政府不得违规举债。
温来成认为,培训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把预算法上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规定讲明白,二是把43号文中规定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范围及融资平台的职能界限讲清楚,三是把这几年国务院以及财政部下发的新政策讲清楚。
预算法是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的大纲。43号文,即2014年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是此轮财政部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总思路。
这几年出台的新政策则是财政部50号文和87号文,其中要求禁止出具承诺函、融资租赁、签订工程类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等方式变相举债。50号文是《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为融资平台公司等企业提供融资时,不得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担保函、承诺函、安慰函等任何形式提供担保;87号文则是《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要求严禁将建设工程与服务打包作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前述业内人士透露,培训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隐形债务的问题。赵全厚判断,识别隐形债务才能减少隐形债务,才能降低地方政府的杠杆。“隐形债务就是预算司管的地方政府债务之外的,能够被认定为政府债务的债务。财政部是管理主体,地方政府是被管理主体,财政部是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主体,属于宏观管理,地方政府是用债主体,是微观管理。”
此次培训的另一个热点是ppp问题。温来成认为,ppp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明股实债、政府回购、固定收益等不规范问题,这些有可能会演化成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规范利用ppp。
管理难题
财政部主动给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人员培训,不仅有地方债务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的原因,更是因为43号文之后,地方政府违规举债的问题仍时有发生。财政部进行培训的同时就有地方政府被发现存在违规举债问题。
近日,审计署公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其中提到五省的六个市县通过违规出具承诺函、融资租赁、签订工程类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等方式变相举债,形成政府隐性债务154.22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六市县的违规大部分都是在43号文之后,也是在财政部锁定存量债务之后,只有湖南省双峰县的违规举债是从2012年到2016年。
其中,2017年8月至11月,邵阳市融资平台公司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利用政府道路管网等公益性资产开展融资租赁、发行中期票据等方式,从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举债72.33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在赵全厚看来,邵阳此次违规举债在50号文和87号文已经出台之后并不意外,有的地方曾在2017年专门成立融资平台,继续利用融资平台融资,这说明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中央政策的反应比较慢。另外,金融机构对政府信用的融资惯性很大,突然刹车,还是会有惯性。
温来成认为,地方政府贯彻政策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和认识的过程。“在基层,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的存在有一定的模糊性。据我们的调研,地方政府对43号文规定的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文件里规定融资平台停止和转型发展,地方政府认为一时半会把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割裂开来,有一定的困难。”
前述业内人士强调,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一定要落实到地方党政领导那里,“因为这个问题表面上是财政在借钱、融资,背后是党政领导的发展观念问题”。